2025
03/13
18:00
来源: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24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知识产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局工作安排,对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目标任务,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切实推动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压实责任,着力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建设。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等纳入党组理论学习重要内容,作为各级干部的必修课,用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扩大)会议、党组书记带头学法讲法等有效机制,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筑牢市场监管工作法治根基。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局党组始终坚持法治立局,带头学法守法、依法决策。深刻理解和把握法治工作“生命线”、“总抓手”地位和作用,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积极履职,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抓好本单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三是严格依法决策,提升依法行政质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全程参与市场监管重大事项、复杂或重大案件的集体讨论,专题研究重大事项,落实局主要领导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的重要职责。四是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建设环境。利用“国家总局网络学院”“法宣在线”“市场监管大讲堂”“强基固本培训”“领导干部上讲台”“业务骨干讲一课”等线上线下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讲座,保障学法效果落实。
(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显成效。
一是市场主体突出“放”。实现企业开办极简办、智能办、马上办、满意办,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7.5%,企业开办时限由法定的15日缩短至最快1.5个工作日内办结。全面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变更(备案)、注销等事项“一网通办”将企业注销、税务注销、社保注销等环节纳入“一网通办”,实现申请人环节、流程、进度可查询。推动经营主体“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服务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二是监管执法力求“准”。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一业一查”。2024年市场监管领域部门下达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179个,运用信用风险分类占比90.45%,问题发现率28.57%。公示行政处罚信息2454条。对全市经营主体全面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现对食品生产企业、电梯维保单位、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等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着力解决现场检查事项多、频次高的问题,大大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推广“信用码”,公示“丝路有信”新疆企业信用码,主体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协同监管格局初步形成。三是服务企业实现“帮”。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开展“计量惠民”提供上门检验服务569次,强检计量器具3.26万台,减免费用170.93万元;下达2024年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25项,批准发布市级地方标准13项,复审地方标准54项。推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264家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涉及255种产品的854项标准,同比增长分别为20.54%、30.18%、32.10%。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推荐8项专利申报第25届中国专利奖,推荐34项专利申报第六届自治区政府专利奖。
(三)强化安全监管,全力守护市场“四大安全”。一是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全面压实。指导企业建立实施《食品安全风险清单》,实现规范企业生产行为、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双受益”,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考合格率达100%。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精准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二是切实筑牢药品安全防线。开展药品网络销售环节集中整治、医疗器械“清网”行动,强化行刑衔接,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0件。三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质增效。做好危险化学品、车用汽柴油、车用尿素产品、电动自行车、燃气具、消防产品等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质量安全监管底线,针对性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贴近民生,开展学生用品“你点我查”。四是特种设备安全责任落实“触底”。建立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特种设备定检率99.14%。
(四)聚焦强化综合执法,市场秩序持续规范。一是高质执行,让公平竞争审查成效更“实”。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文件280件,废止54件。二是持续优化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紧紧围绕“衣食住行”,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开展民生领域“铁拳”“双打”等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守护行动、停车场收费专项检查。三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助力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受理办结各类投诉举报3.99万件,挽回经济损失918.49万元。四是定分止争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规范性文件起草论证、出庭应诉、参与重大疑难行政执法案件审理等方面积极作用,律师参与重大疑难案件讨论,提供相关法律咨询服务。我局实现合同签订法律审核意见全覆盖,2024年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无行政应诉败诉案件和行政复议确认违法案件。
(五)聚焦提升素质能力,队伍基础持续夯实。一是坚持依法行政。恪守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把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将依法行政情况列入年度执法监督考评序列,明确考评分值和通报制度,建立起涵盖工作规范、业务指引、执法监督、基础保障等内容的完备制度体系。二是“全链条”开展内部执法监督。清理公布《继续有效、失效和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依法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出局合法性审查意见。组织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负责人集体讨论,召开行政处罚案件听证会。三是规范市场监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答复工作,明确部门职责,提升复议答复和应诉工作水平,确保市市场监管系统行政行为规范,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合法,印发《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决定和行政执法文书中有关行政复议权利告知事项的通知》。以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为抓手,开展执法评议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对全系统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通过执法监督评议分别发出执法监督告知书、通知书、意见书。防范执法风险,倒逼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念好履职用权的“紧箍咒”。四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适用区市两级制定公布的“首违不罚”清“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清单,坚持处罚教育相结合、过罚相当的原则,对轻微违法行为通过责令改正、说服教育、告诫约谈、行政指导等措施,免罚制度惠及的市场监管领域越来越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加强和克服。一是全系统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继续提升。特别是执法人员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仍然存在。法治宣传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普法形式还有待进一步创新。二是监管工作能力有待继续提高。法治队伍需要进一步壮大,基层法制工作人员数量少,执法力量不足,专业知识欠缺,行业监管治理重点与群众关切热点之间贴合度不够,监管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三是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市场监管执法领域更宽、覆盖面更广,需要掌握的法律更多,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已不能满足当前任务需要,制约了执法效能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质量。四是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多种手段的全链条保护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局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党中央依法治疆方略和新疆工作总目标、持续推进依法治理,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市场监管法治体系。
(一)推进法治建设,落实五年工作规划。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五年任务及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部署,组织实施好普法工作。
(二)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研究和实践。聚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执法各项程序规范等关键事项制度保障。构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运行的监督体制,完善实施、奖惩和保障机制,继续提升权力运行信息公开程度,全面推进“三项制度”的贯彻实施。
(三)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法治意识。贯彻落实《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为根本遵循,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全面履行部门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贯彻“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市场监管法治环境。
(四)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强化人才保障。针对市场监管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继续开展法律法规固本强基培训,培养一批既精通法律知识又懂业务知识的综合法制人才。围绕新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加大普法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