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2/27
15:20
来源:
乌鲁木齐市科技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援疆”优势,持续推进乌鲁木齐市与重庆市科技局援疆科技合作,促进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加快引进一批先进技术,解决制约产业、社会发展技术瓶颈问题,聚焦我市重点特色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促进新技术、新资源、新成果在我市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现在发布2025年度渝乌科技合作项目指南。
一、申报原则
渝乌项目坚持必要原则和合同原则。必要原则即项目所涉及的技术难题,需要依靠合作方给予支持。合同原则即双方需签订合作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目标任务、实施计划及项目实施形成的科技成果权益归属等。
二、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为在乌鲁木齐市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须与重庆市法人单位联合申报。
(二)申报单位是企业性质的,需提供2023、2024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营业收入情况或提供具有相关内容的年度审计报告,具有自筹经费,原则上至少具备申请资金1:2进行配套的能力。
(三)申报单位是医疗卫生机构性质的,引进的技术成果要明确推广应用的具体单位,同时鼓励对乌鲁木齐市基层医疗人才团队的培养和建设,自筹经费原则上至少单位按照1:1进行配套。
(四)申报单位是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事业单位性质的,为确保成果能够转移转化并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须联合本地相关企业、单位进行申报,联合申报的乌鲁木齐企业须提供2023、2024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营业收入情况或提供具有相关内容的年度审计报告,申报单位具有自筹经费,原则上至少具备申请资金1:2进行配套的能力。
(五)与重庆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开发或引进的科技成果需在乌鲁木齐市推广、转化。
(六)引进的科研成果或专利技术与所申报项目内容密切相关,并无偿提供给项目申报单位使用。
(七)不受理成果只体现为论文、论著、软科学研究报告的项目以及处于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阶段的项目;申报材料中须明确说明项目产业化应用示范的基础条件、内容、地点、规模等,产出应明确量化。
(八)项目负责人、申报单位应无不良信用记录;同一家企业只能申报1项;以及符合其他《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已明确的有关要求。
(九)申报受理时限30天,起止日期:2025年2月28日起至2025年4月7日结束。
(十)与重庆市有关单位合作的相关附件材料(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以及知识产权、经济效益等相关证明)须在系统上提供附件。
(十一)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须分别签署科技计划项目诚信承诺书(详见附件)。负责人、项目单位承诺书作为附件上传,未上传承诺书的项目不予受理。
三、支持方向及领域
(一)重点产业领域
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5+2”现代工业体系,聚焦进一步壮大我市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既有优势产业,着力培养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谋划延链、拓链、补链、强链,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精未来产业、做优传统产业。
(1)支持做强优势产业。加快绿色电源智能化调控和就地就近消纳技术创新,在大电网仿真、信息安全等建设数智化新型电网方面开展攻关,支持绿电园区等技术攻关,探索储能聚合、共享利用等新模式储能技术应用。
(2)支持做大新兴产业,支持硅基新材料产品延伸,提升铝基精深加工水平,支持研发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支持正负极材料、锂合金先进技术引进转化,鼓励开发功能碳材料和玄武岩纤维材料等前沿材料。支持新能源汽车、农牧机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加大风力发电机组叶片智能控制、运维等关键技术研发。壮大信息技术应用产业,加快打造一批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场景。鼓励特色中药民族药二次开发和经典名方开发,加强生物制剂、血液制剂和检测试剂创新研发,开展小品种氨基酸技术优化研发与应用。
(3)支持大力发展未来产业,积极培育未来能源产业,支持氢能制储运用技术研发,加快绿氢在交通、化工、冶金等推广应用,推动储能材料、部件和装备研发和产业化,鼓励生物质制甲醇、“煤电掺烧生物质+CCUS”等生物质能产业研究应用。推动算力、存力、绿色电力“三力”融合倍增发展,鼓励低空飞行器研发与示范场景应用建设。
(4)支持做优传统产业,围绕钢铁冶金、化工、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现代都市农业传统产业,鼓励采用数字化、低碳化、绿色化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社会发展领域
围绕“6+8”服务业发展,推进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持续推进健康管理服务、旅游休闲服务、商务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健康医疗服务、房地产服务、农业服务等8大生活性服务业结构优化、品质提升,加快核心技术攻关。
(1)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大特色专科医学建设,鼓励各专科积极开展地方多发病临床研究,逐步把我市医学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建设成为高水平医疗技术创新与引进辐射基地、高水平科研支撑与保障基地。
(2)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力度,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科技,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关键区域主要生态问题演变规律、生态退化机理、生态稳定维持等研究,开展荒漠绿洲防风固沙、衰退防护林抚育更新、污染场地生态修复、碳减排等技术研发。
(3)支持推进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科技创新,鼓励食品安全技术攻关和研究,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范能。
(4)加大对教育工作的科技创新赋能。提高家政养老托育社会服务智能化水平。
(5)支撑城市安全发展,指导支持社会安全防控、应急安全处置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推进消防安全信息化,构建智慧安全城市等。
四、申报流程
(一)申报指南中所有项目的申报均需通过“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统一申报管理平台”(http://124.117.238.98:8001/)进行网上申报。首次申报的需先进行单位注册,获得单位账号后,方可建立用户申报账号。乌鲁木齐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可提供技术支持。
(二)区县科技部门作为推荐单位在系统进行审核推荐,推荐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3日。
(三)我局将对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组织专家评审;对通过的,推荐至重庆市科技局。
五、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资源配置与管理科:冯峥宇、来丽拉、杨皓 2824158、2827016
乌鲁木齐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刘福林 4665589
附件:渝乌科技合作项目(跨区域协同创新项目)诚信承诺书